当前位置:首页 > 随笔 > 正文内容

聊聊北大教授姚洋劝年轻人不要买房这个事

梁旭3年前 (2022-05-07)随笔

北大有个教授,姚洋,因为争议言论,上了热搜。


为什么引起争议呢?他算了一笔账,最后的结论是,年轻人如果够不着,非要勉强自己在大城市买房,把生活都搭进去,不太值得。


我常说,听中国人说话,你不要光听他说了什么,重点是他没说什么,他没说的是关键。


所以我把采访中,他那跳跃性的话,补全,你再看看。


他的账是这么算的。


就他自己住的小区,房价在2000万以上,月租金在2万块以下,如果你有2000万,一个月怎么样弄不回来2万块呢?


那么如果是租房,一室一厅,一个月也就1万2,反正比你买下那套房子要划算得多。


如果你担心它涨,你这么想。假如你有年化7%的投资能力,10年,你手里的2000万也就翻番了。


但是这套房子,如果10年之内翻番,变成4000万,意味着什么呢?意味着北京核心地段的房子从现在的15万,涨到30万。


如果说,这个你觉得还有可能,那么你想,北京不那么核心的,当下7,8万的,10年内涨到15万,你觉得可能性大不大。


他个人觉得不大,所以他觉得租房挺划算。


就这么一番话,引起了巨大的争议。


争议一、他觉得概率不大的事情,很多人觉得概率挺大的。


也就是说,相当一部分听众认为10年内,15万均价的板块会跑到30万,7,8万的会跑到15万。


争议二、不接地气。


教授对于租房的理解是月租2万块,去租赁市价2000万的房子,或者月租1万2,租个一室一厅。


真正租房者的理解是月租2000块,租郊区某个地下室的一间,不带卫生间。每天通勤几个小时上下班。


攒钱,攒钱干嘛呢?买一套300~500万左右的房子作为起点,俗称上车盘,然后慢慢置换。


什么时候置换到教授住的2000万的大三居呢?大约是终身目标,达不达得到要看运气。


你现在让人把1万2都花在月租上,生活是改善了,以后怎么办?


争议三、教授给出的默认技能,不具备。


教授说,你只要年化7%如何如何。事实上,很多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储蓄难。


如果不是买房吊着他,或者说月供迫使他,他就存不下钱。


他之所以肯租2000块的远郊,之所以每天通勤5,6个小时,是因为有个买房的念头吊着他,吊着他压抑消费,存钱。


至于买房后,房贷事实上变成了一种强制储蓄的手段,甚至,也是压制消费,强制工作的动力源。


房贷是刚性支出嘛,扣完了所剩无几,他就会自己带午餐去上班,就会不敢辞职,人就变得稳定了。


如果没这东西,他可能花钱大手大脚,花着顺手,最后留不下什么。


所以在一部分听众看来,不这么做,大多数晚年没有着落。因为挣多少花多少,最后留不下财产,老了怎么办呢?


看明白分歧了吧?双方并不在一个频道上。


姚洋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院长,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成员。


他指的年轻人并不是广义上的年轻人,而是他的学生们。就像昔日马云聊996是福报,其实是聊给阿里员工听的。


只不过放大以后,那些话没有那么四海皆准。


阿里加班是给钱了的,此前征婚的年薪200万的,包括各种出轨上热搜的,好几次都是阿里的员工。


可见阿里的员工,工作还是不饱和。996之后,仍然有功夫学外语打扑克,还拿着几百万的薪酬,不是福报是什么?


但是你把这话让别人听了,就很不舒服了。人家也许拿着不到20万的薪酬,也要996,那人家当然不爽。


所以姚洋一张嘴,你就能猜出来,他心目中的年轻人,大约是自己那些二十几岁的硕博士弟子们。


这些人穷么?穷。

买得起房吗?可能很多都买不起。


但是他们具备以下两个条件。


1、绝大多数都有非常强的自控能力。就算他们终身不买房,也不会说花钱大手大脚以至于没有节制。基本都能做到量入为出,有储蓄。


2、绝大多数都能够找到一个好平台,顺利地进入事业的正循环。并且具备一定的投资能力,能够做到年化7%左右。


那么你站在这些人的先天条件下去看姚洋的建议,会发现还是中肯的。


如果他们倾尽六个钱包,在燕郊买套房子,工作地点在二环内,每天上下班通勤六个小时,会严重影响他们的事业发展。


原本这个北大的硕博士,有可能三年做到部门经理,五年做到高管,但就是因为通勤太远,大部分时间耗费在路上。以至于被竞争对手超越,自己人到中年,身处基层,事业荒废。


这是老师的担心一。


担心二是什么呢?是这些弟子,如果在20几岁就倾尽全力买了一套房子,他后来很可能因为通勤距离的缘故,在事业发展上变得保守。


比如房子附近有份工作,年薪30万,深圳抛来一个橄榄枝,年薪100万,他犹豫了,没去。或许从此人生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。


所以这个北大教授的意思说穿了就是轻装上阵,一心一意搞事业。你担心房价涨,你可以通过投资去对冲,他对自己弟子们的自律,能力,都是有信心的。


至于弟子之外的广义上的年轻人,其实这个教授不是不接地气,他听得懂采访者的暗示,也知道自己在说什么。


我说过,看人看心,听话听音,你要是有经验,看视频当中表达者的神态,语言的顿挫,以及回避的位置,很容易知道对方在想什么,也很容易知道对方没有说的那些是什么。


他没说的,我来补全好了。


他明白你想月租2000,攒钱,凑首付,上车,然后再如何如何。就像先有一个鸡蛋,孵出小鸡,鸡生蛋,蛋生鸡,最后变成养鸡场。


他知道你想干嘛,可是他故意没说,他用12000块一室一厅作为租房的起点,就是想断了你这个念想。


为啥这样?


因为他知道,这种想法,早十几年,兴许可以,搁在今天,不太可能做得到。


这种原因很容易想明白。如果首付是100万以内,你各种省吃俭用,各种攒,各种卡刷完,各种借,硬是凑出来,回头贷个300万,每个月还个2万块。他都相信你有可能。


等你好不容易上车了,回头翻番,你觉得你的辛苦,值了。


可是翻番之后,如果首付在200万,你要贷个600万,每个月还4万块。他不认为这是靠住远郊,挤公交就能省出来的了。


换句话说,他认为你做不到,你就算天天把黄连当饭吃,问题是,对吧,你懂的。


那么做不到怎么办呢?如果你执意去做,你只能退而求其次,比如退到很远的地方,燕郊。让你要负担的那个首付,再变回100万,让你的贷款再变回300万以内。


是,你是勉强做到了。但是你面临两个问题,第一个问题是周围实在找不到工作,通勤太远了;第二个问题更麻烦,那就是谁来接盘。


你自住也是这个问题,你自住其实就是想强制储蓄,老了可以变现,最后都是需要人接盘的。


我们来画一个模型,一个金字塔。第一层是1,第二层是2,第三层是4,第四层是8,第五层是16,第六层是32。


这个金字塔的特点是什么?是越往下,供应量越大。


你以前很努力很努力,踮起脚凑100万首付够的,是那个8,现在那个8翻番了,首付要200,你怎么也凑不够,于是在16里面挑,16里面当年首付50,现在100,你还勉强够得着。


那你想,你买下16,等他翻番,谁还够得着呢?够不着的,所以将来那些勉强才能上车的人,只能去买32了。他们不会来买16的。


能理解这意思么?钱有两种赚法,一种是大风刮来的,一种是挣来的。


挣来的,购买力就这么点,哪时候都这点。你想上车后翻番甩给他,那么昔日上车后的人,甩给你,你咋不要呢?因为你实在接不住啊。


你接不住,你才会去16嘛。同样后来的人,接不住,他们就会去32。不是他们不想接,而是真的接不住。


至于那些大风刮来的,无论是公司上市,还是成为高管获配股份,他们选的是4,甚至是2,和你不处在一个市场。


其实我们想想就明白,越是1,2,4,越是有追捧。因为稀缺,因为不是大路货。


越往下,16,32,同类产品越多,因为可供开发的同类土地太多了,不断的新入市。而且说到底,那么大的国家,总有有钱人不断诞生,去追捧124,可是你想让底层的收入上去,可就没那么容易了。


所以怎么样才能让后来者,来接盘自己手里的大路货,接盘自己的16呢?


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是钱不值钱,不就可以了?10块钱面值直接充当5块钱。


事实上,在教授的潜意识里,这种被他第一时间排除了。因为他认为,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么房子并非首选,10块直接当5块的时候,有太多东西都会翻番,你未必要盯着房子这种交易周期长的。


那么还有一种方式,就是过去几十年你经历过的。GDP的全球占比不断扩大,你的薪水也不断增大,200万对你的感受如同100万了。


但是这里面有个现实问题,我们和整个西方世界,在全球GDP饼图上已经进入相持阶段,我们的GDP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了。


如果进一步扩大,办法只有一个,我们有十多亿人口 ,整个西方世界也有十多亿人口。我们吃掉全部的GDP饼图,然后让西方人喝西北风去吧。


教授脑子里肯定有过这种美好的画面,没吭声,自然有他的道理。


还有一种办法,那就是科技大爆炸。所谓绝大部分问题最后都留给科学家去解决,这种他也没说。


你看到了,其实话里有话很复杂的,有些事儿本就不可以让所有人都知道。


大部分人实际上是没有解读能力的,你又非要听。听完了,其实你理解的,和人表达的,压根就对不上。


那他到底说了什么呢?他其实只说了一句话。


他说,没必要把自己搞那么累,没意思的。


上面所有这些话,都是从他这句话里听出来的。


其实他原本可以不引起争议的,他只要这么说就可以了,两句话总结。


1、他默认年轻人就是指没啥钱的人。对于有钱人,你们怎么投资都是对的,你既然能够成为有钱人,一定有自己的套路。无论投资房地产也好,其他品种也罢,都不在姚教授讨论的范畴内。


2、对于没钱的年轻人,如果你很优秀,专心搞你的事业,事业搞起来,什么没有呢?如果你连事业都搞不出来了,何苦为难自己,人生短短几十年。


你看最后这两句有水平吧?最后两句是咱们风控说的,啥话都说了,啥人都没得罪。


姚教授,就缺了一个好风控。

标签: 房地产